雷诺兹-纳贝斯克管理层宣布MBO后,公司股价由55美元涨至70美元出头,而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的真实价值至少80美元,管理层却只出价75美元,实在太过于侮辱股东们的智商,股东们自然对这个报价非常不满,因此都对KKR的加入表示了欢迎。

        相对而言,KKR每股90美元的报价确实更有诚意,比MBO前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57美元的股价提高了58%。

        去年股灾后,傅松先后抄底了11多亿美元的雷诺兹-纳贝斯克股票,购入价在40-50美元之间,总共2500多万股,占总股本的11%左右。

        可以说,他现在已经算是雷诺兹-纳贝斯克的主要大股东之一,这次管理层的MBO根本就绕不过他,所以,董事会特别委员会特意邀请他参加。

        傅松才懒得去呢,但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便把谭炳亮塞进了特别委员会。

        雷诺兹-纳贝斯克收购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场世纪大收购吸引过去的时候,CATechnologies的情况却不怎么好。

        半个月前,关于CA公司存在财务造假、操纵股价、家族式毒裁管理层等问题的报道开始出现在一些媒体报道中,刚开始只是零星报道,但随着时间的发酵,尤其更多的市场分析人士加入到了对CA公司财务报表和经营方式的评论行列,将CA公司如何通过巧妙的方式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的行为,展示在投资者面前。

        在这场舆论战之前,CA公司犹如皇帝的新衣,投资者们就是台下的大人们,虽然心里明白CA公司的价值被高估了不少,但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均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在背地里推波助澜,继续推高CA公司的股价。

        而彼得菲就是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吧,又跟童话故事里的那个孩子不一样,彼得菲的话在资本市场上可是价值千金的,他一开口就捅了马蜂窝,CA公司的股价应声跌落,CA公司无论如何辟谣,都止不住股价的下跌。

        CA公司要求彼得菲收回之前的不负责言论,并正式向其赔礼道歉,否则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对于CA公司的威胁,彼得菲自然不屑一顾,作为混迹于华尔街二十年的老油条,他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打官司?呵呵,那正合了他心意,都不用托关系花钱雇佣水军了,媒体一定会大肆炒作这场官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