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傅松真的只想当一个纯粹的商人。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天然地就会去亲近权力,而作为资本的主人,傅松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一过程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这就是他不愿意跟国有大资本合作的原因所在,一旦上了这条船,想下来就不容易了。

        在国外他可以高调做事,但在国内他还是想当一个纯粹的商人,然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多的他就不想做,也不敢做了。

        纵观古今历史,那些高调的人,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而那些善终的人,无一不是夹着尾巴低调做人的人。

        他可以借钱给他们,但他一点都不想跟他们合作。

        某些小说里什么首富牛气轰天的,跟财政部合资成立国家投资公司,呵呵,就你?你也配?

        傅松有自知之明,他姓傅,不姓赵,有些事情他可以做,有些事情就算是对方请你做,也不能做。

        他每时每刻都警醒自己,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千万不能飘,飘了必然挨刀。

        ……

        转过天来,彼得非和安藤清健先后到了莫斯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