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成立了,全村一百九十多户,有一百八十多户都按了手印,就连杨巧兰也在截止日期前,羞羞答答地报了名。

        隔壁村的李玉岚已经接受傅明光的聘请,成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技术顾问,每年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也有他的一份,不多,纯利的2.5%,大概相当于四个家庭加起来的分红。

        对于这个比例,李玉岚满意,村民们同样满意。

        县城的电影院同样有了眉目,市政府非常爽快,一路开绿灯,电影公司的职工们对傅冬给出的安置方案也比较满意,没人闹什么幺蛾子。

        傅冬自己筹措了80万块钱,傅松又给他添了200万,名义上是借给他,实际上他就没打算让他还。

        电影院那块地皮连带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属设施,第三方评估价220万,再加上电影公司的一些设备,总计作价240万,加上傅冬的这280万,新成立的公司总资产520万。

        不过,因为电影公司的债务也一起打包塞给了新公司,所以扣除负债后,新公司的净资产也就剩下400万出头。

        傅冬本来还打算在债务问题上拿捏一下,想多争取点股份,不过在傅松的劝说下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已经是新公司的大股东,没必要为了那点股份斤斤计较,跟政府做生意,不用怕自己吃亏,即便眼前暂时吃亏了,政府也会在别的什么地方给你补偿。

        对于这一点,傅松很有信心。

        再说以后完全可以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逐渐扩大话语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