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光刚开始看得很快,越到后面看得越慢,到了结果分析时,几乎是看完一句话就要思考几秒钟再继续看。

        一篇论文看完,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放下论文,顾永光的神色变得相当严肃,“小傅,这是你亲自调查的结论?”

        傅松点点头:“对,我没有任何添油加醋,完全根据数据说话,这一点请您相信我。”

        顾永光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苦笑一声:“小傅啊小傅,你真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

        傅松不好意思地咧咧嘴,还是被他看出来了。

        按理说,这篇论文傅松完全可以自己做主投出去,但他还是拿给顾永光过目,不为别的,就是想让顾永光出把力。

        顾永光怎么说也是五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同学、朋友、学生遍布学术界,有他推荐,论文发表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界同样如此,里面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不仅不罕见,反而非常普遍。

        傅松就不信顾永光是朵纯洁的白莲花,作为省师大自然地理学科的带头人,如果不拉帮结派,搞裙带关系,搞近亲繁殖,怎么能成为带头大哥?

        朝中有人好办事,只要顾永光出马,也就一个电话的事儿,有这么好的资源傅松为何不用?

        真以为傅松的马屁是白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