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扣奖金,狠狠地扣他奖金!

        “短期内我们打算两条腿走路,现在已经在IBM工作站上开发出GIS平台雏形,只待后续完善。公司成立后马上就开始研发适用于微机系统的平台,不过公司未来的发展重心将慢慢地向个人计算机平台过渡,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个人计算机的性能足够应付这类大型软件。”

        沈崇山微微颔首道:“那你有没有兴趣跟北大遥感所合作?毕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了。”

        傅松没有马上回答,低着头权衡着利弊。

        北大遥感所的技术自不必说,在国内可能也就南大、武大能有的一拼,但问题是,如果合作,谁主谁次?

        不是傅松飘了,也不是傅松想鸠占鹊巢,而是他不相信北大遥感所的运作和经营能力,这一点可以扩大到八十年代所有的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

        傅松完全可以对着他们说: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都是垃圾!

        别人不清楚,傅松却非常清楚,技术是技术,技术先进不代表能把企业经营好了,有多少技术大牛做企业最后赔的底裤都丢了?

        如果沈校长没有言过其实,北大遥感所的PUTSIS只比ESRI1982年首次发布的ArcInfo晚五年,而且还是全球首款基于DOS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但为什么上辈子傅松没听说过PUTSIS?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PUTSIS失败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被后浪拍到了岸上,彻底消失了。

        为什么中国GIS基础软件的起步并不晚,但直到新世纪,却依然落后于国际品牌?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究,傅松在决定做GIS基础软件的时候也曾思考过,认为主要有两个主要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