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跟船王包玉刚私下交易,李嘉城将手中九龙仓的1000万股股票转让给包玉刚,换取了包玉刚促成他跟汇丰银行关于和黄股份的交易。

        最后李嘉城以小搏大,以弱制强,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

        按照常理,这次收购既不可能,更难以令人置信,在美国属于SEC所严厉打击的内幕交易范畴,罚都能把李嘉城罚得倾家荡产,但在香江他却能顺利脱身,你说气人不气人!

        纵观李嘉城的发家史,内幕交易多不胜数,而且充满了一系列费解的豁免于股市规则的事例。

        1985年和记黄埔接管港电集团时,李嘉城被免除了公开要约,尽管超过了35%股权的底线。

        1987年年初,和记黄埔把其在李嘉城的另外一个旗下公司——嘉宏公司的股份从23%增加到52%时,他还是被免除了公开要约。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说气人不气人!

        别人必须遵守规则,凭什么你李嘉城可以不遵守?

        这就不得不让人感慨,给殖民者当狗确实有骨头吃。

        曾跟刘銮雄争夺华人置业话语权的和黄前大班韦利,对此次收购的评价相当无奈,又非常不服气:“李嘉城此举等于用2400万美金做订金,而购得价值十多亿美元的资产。”

        目前和黄系包括地产、电讯、能源、货柜(集装箱)码头、零售及港灯、嘉宏的业务。除了港灯和嘉宏的能源业务外,其他业务都是傅松所觊觎的优质资产。

        其中,和记通讯有限公司,统辖原有的和记电话、和记专线电视、和记传讯、和记资讯传通4家公司,主要从事移动无线电话,客户拥有率占全港的55%;和记传讯公司原已收购了24家传呼公司,是本港最大的传呼机构,市场占有率占5成;和记专线电视合作拥有亚洲卫星一号的权益,并开办了亚洲卫星电视台;和记资讯传通主要开发电脑联网资讯服务,业务在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

        葵涌码头是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货柜码头之一,到1985年,和黄属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处理的货柜量占葵涌的45%以上。公司还拥有楼面600万平方英尺的亚洲最大的货物分发中心。货柜码头业务是和黄的主要盈利来源,1986年盈利4.5亿港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