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1980年代,是一个总需求扩张、经济短缺的时代。

        对于企业而言,闭着眼睛随便建个厂,生产出来什么东西都不愁卖;对于老百姓而言,手里握着大把钞票却买不到东西。

        所以,过去的这个10年,是几乎所有国有企业利润快速增长的“辉煌”时期。

        但令人惋惜的是,大多数国有企业却未将所获利润用于资本积累,反而大多用于了消费和重复建设。

        别说搞什么虚无缥缈的技术研发了,连更新设备这种实实在在、短期内就能见效的事情,都舍不得掏钱干。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国企积累起大量的冗员,技术停滞不前,设备逐渐落伍,重复性建设严重,低端产品遍布市场。

        然后一觉醒来,突然发现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了,产品积压严重,你欠我的钱,我欠他的钱,他又欠你的钱……

        所以,这年头国内的企业经营不善,长期亏损是常态;经营良好,连续盈利的反而是少数和另类。

        很多人以为下岗是90年代末才有的,事实并非如此,早在90年代初,某些地区的个别行业就开始下岗了。

        比如1992年上海的粮食系统,粮食局、粮管所、粮油店的员工全线下岗,然后1993年上海仪电55万纺织女工大下岗。

        90年代中后期,已经是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下岗,最有名的就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下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