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傅松找了一部车,打算开车出去转转。

        农场车队的车大部分都被巡察组开走了,只剩下一辆老掉牙的北京切诺基和几辆皮卡,也没得挑。

        黄三角农场面积30万亩,除了场部小镇外,剩下的地方基本都是农田、鱼塘、牧场、蔬菜基地,地广人稀,一些地方路不好走,所以农场的车要么是吉普车,要么是皮卡,不在乎好不好看,关键是实用和耐操。

        他和王永宏开着一辆切诺基,带上一份农场的最新地图,在农场里转起来。

        9月份,正是秋收的季节,车外道路两旁一片繁忙的景象。

        农场的秋收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和棉花,由于缺少大型全自动化联合收割机械,大部分工作只能通过小型半自动化机械进行,田间地头到处是手扶拖拉机、手扶收割机以及无数忙碌的临时工。

        水稻割倒后需要人工困扎,然后人工装上拖拉机,拖拉机再将一车车困扎好的水稻运往附近的脱粒机。

        玉米摘穗机摘完穗后,还需要人工检查一遍有没有漏网之鱼,然后才轮到收割机上场。

        几万亩的水稻和十几万亩的玉米,要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抢收完,对于缺乏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农场而言,显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看似热火朝天,很壮观,但傅松却心情颇为沉重。

        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也很高。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收购东德前进农机厂的决心,贵点是贵了点,但考虑到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他对这个行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