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的话落后,参知政事吕夷简出言道:“官家,若实行贴射法,每年朝廷的茶税大约在五十万贯,如果排除各地官员的俸禄,大约在三十万贯左右!”

        古代的暴利行业很多,而茶就是其中其一,结果朝廷一顿上下操作之后,预估的税收只有三十万贯,赵桢显然是不满意的。

        “在朕看来无论是太宗时期的入中制还是眼下即将实行的贴射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茶税减少的问题。”

        赵祯前世所在的公司主要卖生产和出售两种产品,一种是高档酒,而另一种就是高档茶叶了,所以茶叶能带来多大的利润他是很清楚的。

        无论是入中制还是贴射法都是对茶官榷的补充而已,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赵祯又道:“茶并不是盐铁这样的特殊物资,如果朝廷干预的过多,势必会造成市场的活力不足,简而言之,交易的地点,以及交易的售价都由朝廷制定,势必会打击从业商人的积极性,商人见无利可图,便不会再贩卖茶叶,茶农见种茶不赚钱,自然也就不会去种茶了,如此一来,朝廷的茶税势必会减少。所以朕认为不如从根源上解决茶的问题,即废除茶官榷,改为通商。”

        赵祯的话落之后,底下的大臣们都在脑海中飞速的计算着得与失,太后刘娥也没想到赵祯的提议竟然如此大胆,毕竟茶官榷可是祖宗留下来的制度。

        冯拯出言道:“官家!朝廷成立茶官榷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朝廷的茶税,另一方面也是限制奸商哄抬茶价,乘机谋取暴力,况且茶官榷是太宗时期定制下来的,若贸然就取消是不是有些不妥,毕竟祖宗之法,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改动!”

        “祖宗之法自然不能轻易改动的,但眼下茶官榷形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减少,且开支颇大,而朝廷的茶税也是逐年减少是,众卿总不能因祖宗之法而对眼下的事实视而不见吧!”

        赵祯眼下算是见到了,前世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愚昧保守的大臣左一句祖宗规矩,又一句祖宗家法的说词。

        连赵祯对其有好感的王曾也出言道:“官家!茶官榷确实不宜轻言废除,还望官家三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