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内,两百多名进士拿到殿试的考题之后,不由得愣住了,因为这道题出的有些出人意料。

        赵祯见此便说道:“朕前不久刚任命范仲淹为甘肃巡抚,在对羌族治理问题上,朕实行了唐初的均田制,但同均田制不同的是,朝廷授予百姓的田地,百姓享有终身使用权,但是禁止买卖。

        这道殿试考题,针对的就是朝廷在甘肃实行的田地制度,因此朕希望诸位畅所欲言,综合古今田地制度,大胆的去求证,去分析到底是哪一种制度好!”

        赵祯说完后朝着内侍扫了一眼,而后内侍扯开嗓门大声喊道:“殿试开始!”

        赵祯则是走到上座,拿起一本劄子翻看了起来,而朝廷重臣也充当了一次监考官,当然都走到殿试这一步了,没有人会在作弊。

        殿试起源于唐朝武则天时期,虽说是由皇帝监考,但实际上只是做做样子,皇帝开头和结尾来一下说两句点题的话,就算结束了。

        殿试在一天之内完成,试卷先由考官审核评判。殿试中前十名的试卷,皇帝会亲自审阅。一般来讲,阅卷过程被限定在两天之内完成。

        本次殿试的题目赵祯没有透露给任何人,且殿试之前,也没有咨询朝中任何一位官员,因此直到方才,殿试拉开帷幕,众臣才知道殿试的题目是什么,不得不说,这个殿试的题目就如同仙人掌一样,全身是刺,扎手的狠。

        参加殿试的246名进士,一个个是抓耳挠腮,绞尽脑汁的去想该如何破题。

        当然也有胸有成竹者,沉思了一会儿,就开始下笔挥洒如云,但到底是胡编乱造,还是却有其才,那就只有日后才能得知了。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乙榜和丙榜的进士动手写得比较多,因为他们知道状元和探花是不会轮到他们的,因此先是将历代王朝的田地制度拿出来说一说,而后明君在位,就夸赞一番,昏君在位就贬谪一番,但通篇全文都未提田地国有制。

        当然也有不认命的,开始琢磨着宋朝在甘肃路实行的田地制度,写了一大推夸赞的话,若是入了当今官家的眼,那日后也大有可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