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记者的话一说出口,在场的白大褂们包括朱副院长都憋着一口气,这什么大报记者啊,唯恐天下不乱吗?

        于采蓝静静地看了一会那个记者,然后说道:“我觉得你们记者在采访之前,应该对要采访的主题做一个基本的功课,像这种常识性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问了,作为首都大报的记者,提的问题总得有点水平吧?像中西医的比较和优劣,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资料。”

        兰记者不敢接话,让那个提问的记者独自承受自己说话的后果。

        于采蓝继续说道:“不过这里有不少朋友不是医学专业的,既然你问了,那我就说几句,算是为诸位非专业人士简单的科普一下。”

        然后她把目光转向那些捐款并且留守在这的群众:“我先说说西医的优势,如果哪里说的不对,在场的前辈可以指教一下。我觉得西医在抢救急诊、外科手术,通过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通过疫苗预防病毒传染等方面优势都是很明显的。另外西医的CT,核磁共振等对器质性病变的诊断都有很高的准确性。”

        她说完这些之后,朱副院长他们点头,表示她说的不错,还算中肯。

        于采蓝接着说道:“当然中医也有自己的抢救急诊方法,但是对大夫的要求高,能掌握的人有限。我现在想跟大家说的是,如果有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复杂慢性疾病、非器质性疾病这些,可以考虑去看中医。”

        在场的人听地都很认真,他们不少人其实都不太清楚,得病了到底是该看中医还是西医,有专业人士愿意客观地给他们讲解,他们当然愿意听了。

        于采蓝最后说道:“只是可惜,中医的培养周期比较长,所以合适的中医不太好找,大家看病的时候要注意,尤其是那些号称包治百病的人,不要信,小心受骗。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有时间可以去心外病房去找我聊聊。我这两天还会在那儿。”

        围观的人其实听得不是很懂,短时间也不能完全记住,但大概意思也知道了。有人对于采蓝竖起了大拇指。这些群众对于采蓝的态度都好了很多。

        朱副院长以全新的眼光审视着于采蓝,这个年轻人敢作敢为,做事有担当有策略,难得的是不偏激,说话中肯。他觉得实在太可惜了,这么优秀的年轻人,怎么不是他们医院的人呢?务实的朱副院长感觉自己像是错过了一块璞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