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六年(西元1136年)仲秋,偏安皇帝赵构听取了右相张浚的建议,从临安移驾前往建康(後世的南京)驻跸。化名梁雪的赵柔嘉亦以g0ngnV身份随驾。然而,车驾尚在途中,就因为江北突发战事而在平江(後世的苏州附近)暂停了。

        发动这场战争的是金国扶植的刘豫政权。眼看刘豫的军队渡过淮河南侵,左相赵鼎主张退保长江,右相张浚则强调淮南不可失,否则只有长江一道天险屏障,恐怕不足以御敌。赵构采纳了张浚所言,结果宋军赢得了藕塘大捷。

        既然张浚判断正确,在与赵鼎的争执之中占了上风,赵鼎遂罢相,降职为绍兴知府。一旦宰相只剩下主战的张浚一人,南宋军心自然大振。

        一心北伐的名将岳飞奉诏入朝,於绍兴七年Y历二月初七(西元1137年yAn历二月二十八日)抵达平江行在。次日早晨,岳飞觐见皇帝时,身为g0ngnV的柔嘉侍立於御座之旁,亲耳听闻了君臣二人的“良马对”。当时,柔嘉感到皇叔确实甚为赏识自b良马的岳飞。

        过了不到一个月,赵构移跸建康,又召见岳飞。岳飞在建康从Y历三月初四(yAn历三月二十七日)一直待到了Y历三月十四日(yAn历四月六日)。

        就在这段期间,赵构反覆斟酌张浚弹劾大将刘光世的奏折内容:“沉酣酒sE,不恤国事,语以恢复,意气怫然,乞赐罢斥,以儆将帅。”

        赵构三思後,打算裁撤刘光世的职位,将刘光世手下的五万多名士兵转交给岳飞统领。当岳飞朝见时,赵构为了予以嘉勉,甚至开口表示:“中兴之事,朕一概委托卿家了。除了张俊(将领张俊而不是宰相张浚)、韩世忠不受节制以外,其余将领都要受卿家节制。”

        此言带给了岳飞无b的振奋!孰料,宰相张浚另有考量。在张浚看来,最近淮南的战争爆发时,岳飞远在驻防地鄂州,并未赶来,这场胜仗并没有岳飞的功劳,若把刘光世的部队交给岳飞,只怕将士们会不服。况且,张浚出於私心,也不愿让岳飞掌握最大的军权。

        张浚向皇帝提出了顾虑,结果利用皇帝忌惮武将的心理,得到了皇帝认同。於是,到了刘光世於Y历三月二十二日(yAn历四月十四日)被免职之後,张浚就将刘光世原有部属分为六批,一并直属都督府,交由都督府的参谋军事吕祉节制,并让另一名将领王德担任提举训练诸将军马事。虽然,吕、王二人均未被任命为正式统帅,但此举显然大不同於皇帝原先许诺岳飞的做法。

        岳飞在返回鄂州途中闻讯,但不知朝廷变卦的因由,难免惊怒交集!加上岳飞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岳飞起初决意守孝,乃是朝廷以国难为由,坚持徵召,才勉强戴孝赴任,当然很难忍受朝廷如此出尔反尔。

        於是,岳飞一气之下,去信向都督府请辞军职,又在行经九江时,写下了乞罢帅职的奏疏,派人送往建康行在。他不等皇帝批准,就把军队交给最优秀的部将张宪,迳自含怒上庐山守孝去了。

        赵构在内殿获报岳飞胆敢擅离职守,极为震怒!本来,赵构一向习於喜怒不形於sE,却被岳飞气得从御座上弹跳了起来,一脚踢翻了一旁的香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