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国家,古代中国的粮仓制度早在周朝就开始不断完善,到秦朝发展到新的高度。

        到隋朝,出现了义仓。

        义仓号称是一种朝廷调控的手段,就是官府设仓,平时百姓丰收年吃不完就上交粮食给义仓,官府记录好,谁交了多少粮。

        等饥荒或者欠收的年头官府再按上交多少给百姓返粮。

        听起来美好得不得了,但结果不用说都能想到。大量义仓粮食被朝廷,被官员侵吞,贪末;义仓成为引发隋末大量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隋朝能宏观调控粮价的吹嘘是根本不存在,因为隋朝不是出钱收购百姓的粮食,而是百姓吃不完粮食自愿上交,是记账,不给钱的。

        一旦百姓毫无保留的交出自己的财产又没获得相应报酬,只有一张空头支票,结局就已经注定。

        既然能白得,谁愿给钱?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

        这和秦国在河北用钱收购粮食控制粮价完全是两码事,河北百姓立即就能拿到卖粮食的钱,而非朝廷的空头支票,这样他们也不用担心隋朝那样的惨剧。

        这次根据王溥回报,从河北百姓手中拢共收购粮食九十二万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