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钢铁苏联 >
        尽管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的设计有利有弊,但作为一名后世穿越者的马拉申科心中对于这一注定是未来主流走向的设计还是乐见其成的。

        在早先指挥1941型t476坦克进行战斗的时候,缺乏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的设计使得本就力有不竭的装填手基里尔每装填一发炮弹,都要一来一回弯一次腰去车体底盘弹药架内取出那并不算轻的76毫米定装炮弹回到炮塔才能完成装填。

        这一听起来还算轻松的工作在平日里自然算不得什么,但要是在狭窄无比又因为战时机动而不停摇晃的炮塔内去完成这一工作可就不是随随便便能搞定的了。

        “一、二、三、四十。”

        当左顾右盼中嘴里不停念叨着数字的马拉申科完成了数数时,分别安置于炮塔内部左右两侧舱壁之上的第一弹药架合计备弹数量显然令其很是满意。

        “一个弹药架备弹五发,左右两个第一弹药架合计备弹十发不错,基里尔这小子听到这消息估计得了的蹦起来,这下战斗装填速度估计可以在原来t4坦克的基础上提升不少。”

        除此以外,炮塔内部空间相比原来的t4中型坦克要宽大了不止一个档次的kv1重型坦克炮塔,即便是在内置了炮塔第一弹药架之后也仍旧有相当大的盈余空间,使得之前在t4坦克上,因为炮塔内部空间过于狭窄而迫于无奈之下的车长兼职炮手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现在,拉上了伊乌什金少尉新入伙的马拉申科所率五人车组终于可以发挥全部的完整战斗力。

        驾驶员谢廖沙、机电员尼可莱、装填手基里尔、炮手伊乌什金、以及最后的车长马拉申科。

        从兼职工作中解放出来的马拉申科终于可以专心致志地担负起自己的车长职责,在未来的战斗中专注于战斗指挥和车组协调任务。

        对于早已受够了一人身兼二职的马拉申科来说,五人完备车组所带来的巨大变革才是其心中提升整车战斗力的最佳途径,没有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