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二后一的方式布置在高尔基号巡洋舰前后主甲板上的三座三联装180毫米主炮,其内部均为完全独立的战斗室结构,由三组互不干扰的主炮炮组分别于三座主炮塔内各自执行战斗任务。
重达97千克的主炮弹丸及其发射药筒固然无法使用常规的人力搬运,而是采用了提弹井这一人手操作的机械结构,将弹丸及发射药筒从下方舰体弹药库中提送运输至上部主炮炮塔内部再行装填。
但即便是有机械装填装置进行辅助,提送运输至主炮炮塔内部的180毫米主炮弹丸及发射药筒,在装填的最后一个推送入膛环节上却依旧需要人力来手动完成。
这些光着膀子露出大把浓密胸毛的强壮红海军水兵,因不停装弹而满身大汗的关系索性直接连最里面的海魂衫都一把脱下后丢到了一旁。
紧接着便一把抄起手中那堪比小姑娘胳膊般粗细的大号推弹杆,使出吃奶的力气不断嘶吼着将一发接一发的主炮炮弹推送入膛。
不论何时,战斗在陆海军炮位上的各位装填手们总是各队中肌肉和力气最为爆表的存在。
后世的美军1主战坦克里有黑叔叔人肉装弹机,二战时期的苏联海军舰炮炮塔里就有胸毛浓密的红海军精锐装填手。
三座主炮炮塔内部的红海军装填手们在各自炮长的口号呐喊下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这些甩开膀子舍命装填中的斯拉夫大汉爆发出了寻常训练时难以想象的惊人装填速度。
一发接一发的180毫米主炮弹丸连带着发射药筒被推送入膛,合上了炮闩之后的主炮炮塔不断咆哮开火,最终将这份红军水兵的努力连带着复仇的怒火一起转化为了在炽热炼狱中不断翻腾的死亡。
以土木结构临时搭建起来的前线战地指挥所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对轻武器防御力,即便是一枚口径不到一百毫米的小迫击炮直接命中都能将之彻底摧毁瘫痪。
但即便如此,坐镇于这座前线战地指挥所中,负责指挥战斗方向上所有部队的德军指挥官却依旧没有任何胆怯和后退。一片片从头顶的横木上不断跌落下来的浮土,让这位原本衣衫整齐的国防军少将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逃荒的难民般灰头土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