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先是从背景、情节分析作者立意,道作者立意深刻,反讽如今所谓的爱情自由,平民女嫁入嫁入豪门的爱情,并且举了金玉缘为例,之后又赞赏了中细腻鲜活的描写,灵气十足的意象塑造,最后一段以一句白话文乃文坛之大不幸?我看不见得,并讲了一个风趣的小故事,大意是一个结巴说话喜欢之乎者也,闹出的啼笑皆非的故事。

        算是变相的赞同了白话文。

        整篇文章延续了吴老一惯的文风,文笔简洁,却处处发人深省,通篇引经据典更是彰显了吴老知识及其渊博,说是一篇书评,却让人感觉读了一篇风趣有意思的小散文,用句处处值得反复品味。

        于是茶馆内的众人不由得反复朗读了三遍这篇文章,才意犹未尽的讨论起来。

        “吴老这篇文真是绝了,写得妙极了。”

        “三年未见吴老功底更加深厚了,不愧是大家啊。”

        “是啊,如今沪上多是对白话文的批评,依我之见白话文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最起码简洁方便啊。”

        “我早就说了白话文好啊,你们不信,净听那些人瞎吹,看看,如今吴老先生都和我一个看法,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啊。”

        “老余啊,我怎么记得你昨天还气冲冲的要写文骂白话文吗?”

        “哎?有这种事吗?我怎么不记得了?想必是你听错了,我怎么会和吴老先生唱反调呢!”

        一夜之间,因为吴老的这篇文,白话文的风向变了,白话文的支持者见转机来临,开始纷纷下场发表文章支持白话文,其中被当成靶子攻击的变猫记更是成了白话文成功典型,在各种文章中提到,比被郑儒发缴文的时候还要火爆,可谓是人尽皆知,而有吴老为这篇背书,一大批支持者们,纷纷买来报纸,当他们后发现,吴老压根没有夸大其词,这篇它是真的很好看啊,再加上如今市面上几乎全是大少爷爱上穷家女上演爱情之战的,读者们早就看腻了,闭着眼都能猜出后面的剧情,如今乍然冒出一篇反套路,那叫一个稀有啊。

        于是曾经被批评言论蒙蔽的读者们买来报纸一读,发现可不得了了,这是发现宝藏了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