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时流言蜚语满天飞,臣不舍得她受半点委屈,不想外人恶意揣度她只是臣用来遮羞的幌子,所以只得按捺住此事,准备再过些时日,等流言平息后再上门提亲。”

        “从那以后,臣与珍璃郡主便时常往来,但都发乎于情止乎于礼,从未做过任何僭越无礼之事。”

        “熟料天意难测,臣不知为何入了长公主殿下的眼,她几次不顾臣的意愿,逼臣成为她的驸马,臣虽明确告知她臣心里已经有人,可她仍旧不依不饶,还扬言得不到就毁了臣和臣所心仪的女子。”

        “后来,长公主殿下听信了流言,以为臣与淇王妃有苟且,她直接就冲到淇王妃屋里,逼淇王妃交出臣,害得淇王妃动了胎气,这事闹得挺大,在场诸位几乎知晓。”

        “那时臣已明确拒绝,并且长公主殿下已得了惩罚,臣还以为她就此罢休,岂料……”

        太后想说话,被元武帝严厉的眼神制止。

        陆明邕继续娓娓道来“岂料,长公主殿下并未善罢甘休,反而因此生恨,还将仇恨的目光放到了珍璃郡主身上。”

        “昨夜宫宴,她将烈性合/欢药下在珍璃郡主的杯子之上,北齐使节去向珍璃郡主敬酒,臣去替珍璃郡主解围时,阴差阳错服下了合/欢药。”

        “臣刚回座位,便有了反应,于是臣连忙离开,跳入花园中的池子里欲图解药。本来想去找御医的,可昨夜的场合,臣不愿引起不必要麻烦。”

        “然而臣低估了这药的药性,哪怕浸在冰冷刺骨的水里,也换不回一丝半点儿的意识。就在臣要血脉爆裂而死时,有人来到了臣的身边。”

        “那时臣已没了意识,兴许快要死了吧!接着发生了什么事,臣也没有半点记忆,等臣醒来之时,知晓有人为臣解了毒,可现场干净得仿佛被刻意清理过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