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驶离了李家庄码头,缓缓调头沿着珠江水道继续南下。在江面上走了一个多时辰之后,严明君才总算暂时放下心头的抑郁,出了船舱来到甲板上。

        李进趴在船舷左右张望着,见严明君出来连忙招呼道:“严老弟,你来看这海汉的帆船,着实有些新奇!”

        严明君依言走到船舷边,与他一起观察一头一尾伴随船队护航的两艘海汉战船。这种船与中式帆船在外形方面最直观的不同便是帆索,所用的都软帆,但软帆之外还有一层棚架固定,这点又与西式帆船不一样。

        李进似乎是要考一下严明君,开口问道:“严老弟,你可看出这海汉帆船有什么异处没有”

        严明君道:“在下虽然不通造船之术,但这海汉帆船的桅杆似乎比我们的船要高出不少,所用的船帆也要比我们的更大,但引起所用的材质较轻,看起来反倒是比我们的更易根据风向来作出调整。”

        “严老弟所言甚是,除此之外,你看他们这船的船头吃水位置,那刀锋一样的撞角也不是吃素的,我猜多半是精钢所制。若是稍小一些的船,近战时被这撞角全撞上,恐怕立刻就被撕成碎片了。”李进补充道。

        李进的专业虽然不是水军,但作为一个军人的基本眼光还是有的。除开这战船上所拥有的可怕火力先不说,单单从现在所能观察到的细节,李进认为海汉战船的实力恐怕就丝毫不亚于明军的主力战船了。

        “据说这海汉帆船的航极快,只是跟着我们这支船队,恐怕无缘得见他们全前进的模样了。”李进不无遗憾地说道。

        这支候补官员组成的船队的航极慢,尽管是顺江而下也只保持在四五节左右。因此尽管船队清晨就从李家庄码头出,但到天色渐暗的时候,也只是堪堪抵达了这趟旅途的第二站万山港。

        如果依照正常的航程安排,当然也可以连夜继续向南航行。不过海汉方面所安排的航程是能慢则慢,多拖一天,琼州岛这边就多一天布局的时间。因此在这趟航程中设立了数处停靠点,晚上尽量安排靠港休息。

        万山港在近几年也算是小有名气了,除了这里已经成为珠江口的一处重要海上转运补给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崇祯元年年底在万山港附近海域的那场激烈海战,让海汉民团的海军借此一战成名。从此珠江口便再没有哪股武装势力敢耀武扬威把自己当大爷这也包括大明驻扎在珠江口附近的水师部队在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