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贸易一向都是海汉出口盈利的重点项目,早期向安南出口的军火,不仅为海汉换回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为海汉打开了安南这个市场,让海汉得以在大明之外获得另一处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之后与广东、福建两省官府之间的军火贸易,更是让海汉在这两省沿海地区获得了诸多的特殊待遇,已经完全出了海商的身份。

        军工部门的收益有相当一部分都被划作了军费开支,因此军方对于军火贸易一向都会全力支持,在与友军接触期间也会想法设法地帮忙推广海汉的武器装备。当然了,但凡是亲眼见识过海汉武力的军人,都很难抵挡住这些先进装备的诱惑。哪怕海汉对于其中的一部分武器装备还有限购政策,能买到的也价格不菲,但仍然会让地方官府趋之若鹜。

        不过近两年由于海汉已经逐步控制了广东主要的几处出海通道,沿海地区也变得风平浪静,明军对于更新武器装备的迫切性已经远不如头几年省内大乱的时候,官府购买武器的数量也在直线下降。如果不是海汉这边给经手人员的回扣够高,广东官府很可能已经把军购合同彻底从财政预算中裁掉了。

        福建方面的状况稍好一点,毕竟许心素财大气粗,不像广东官府那样需要依赖于朝廷拨下来的军费开支。即便福建海疆已经趋于安全,他也依然是每年照买不误,将军购当做了拉拢海汉维持双方合作关系的一种手段。

        但对于海汉军工来说,近两年的武器外销订单数额已经趋于停滞,不管是数量还是总价都没有明显的增长,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好消息。要打破这种僵局无非就两个办法,一是放开高端武器的销售,二是开辟新市场。

        放开高端武器销售对海汉来说显然不可取,外销型武器要与自家列装的武器存在不可逾越的性能代差,这是在穿越伊始就确定下来的策略,以此来确保大量出售的武器不会对海汉自身造成反噬。就算如此,类似火炮、战船这样的重型武器,海汉一直都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数量,并且对弹药、零配件等补给物资也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控。如果说为了经济利益要放开高端武器的销售,执委会的委员们大概还不会糊涂到这个份上,毕竟军备是海汉重要的立足本钱之一,看家的宝贝无论如何是不能轻易流落到外人手上的。

        至于开辟新市场,其实相关部门一直都没有停下过各种尝试。南洋方面,除了安南这个大买家之外,中南半岛南端的占城国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客户,虽然比不了许心素这么土豪,但一年下来六位数的买卖还是有的。此外葡萄牙也借助自己在南洋各处拥有殖民点的优势,协助海汉将军火卖给南洋的一些地方政权。

        去年跟荷兰人大干了一场的马打蓝国就是海汉目前的客户之一,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军队与荷兰武装之间的实力差距之后,马打蓝国的领导人立刻撒出重金求购重型武器,而曾经向他们贩卖过火枪火炮的葡萄牙人,就很适时地造访了马打蓝国,并向他们推荐了海汉出产的武器。当然了,葡萄牙人在中间只是充当了掮客的角色,主导者仍然是海汉一方。

        海汉目前由于在南海区域缺乏合适的战略支撑点,暂时就只能止步于安不纳群岛。不过对于南洋地区的形势变化,海汉并没有放弃介入的努力,通过马打蓝国等土著政权来拖住西方殖民者的展脚步,也是目前海汉所采取的策略之一。扶持一个地方势力去对抗海汉的竞争对手,这种事对于海汉而言已经轻车熟路,在福建就已经取得了极好的成效,南洋这边只需将这套办法复制过去就行,只不过福建官府变成了马打蓝国,而十八芝的角色则是由以荷兰为的西方殖民者代替。【啃书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儿小说;http://www.wener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