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李家父子在军费计算过程中感到庆幸的是,海汉民团在这次的作战过程中没有出现伤亡,否则按照他们的抚恤标准,轻伤五十元,致残重伤两百元,战死八百元,那要赔起来才真是肉疼。

        最后核算下来,李家需要为实际作战时间只有一天半的这次行动付出将近一万三千元的费用。为了表现出辅助伙伴的诚意,王汤姆按照执委会的意思,对这笔费用进行了部分减免,将零头直接抹去,算了个整数。李继峰也没有在具体数目上再跟王汤姆讨价还价,很痛快地认账拿钱。

        不过肉疼之余,李继峰也在想,如果拿钱请官军出动守卫李家庄,大概三四千两银子就够用了,只是这作战的效果肯定没法跟海汉民团相提并论就是了。但转念一想官军要价虽低,但可没海汉人这么好打,说多少是多少绝不拖泥带水,要是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搞不好多的银子都要搭进去。想到这一层之后,李继峰觉得海汉人索要的高价似乎也还算值得,起码说话算话,既把事情解决得比较圆满,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海汉民团在李家庄又驻扎了两天,便乘船撤往珠江口的大万山岛。萧良和他所带的一个排会继续留驻在李家庄,等着李家父子处理完庄上的事情之后,与他们一同返回广州城。

        经过一周的施工之后,万山港已经初见雏形,港湾中已经搭建好了多条客货两用栈桥,岸边的缓坡上也建成了足以容纳四百人居住的军用营区,并且在离港口不远处的山间洼地修建了一个面积百平左右的蓄水池,目前正在修建用于储存军备的仓库和位于港口一北一南的岸防工事。

        能够有如此之快的建造度,除了事前的实地勘测和工程计划做得比较周详之外,也与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预制件有关。由于对外拓殖行动的频率在逐步加快,相关部门对拓殖点的建设方案也都进行了更为细化的调整,比如拓殖点的房屋,就大量采用了标准化的设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在胜利港先生产好一部分预制件,运到当地之后只需清理出地基,便可以快地进行结构组装,在短时间内搭建出可供居住的房屋。

        尽管这种居所除了承重结构之外都比较简陋,墙壁和屋顶甚至只是竹编的篾片,但其实用性仍然大大优于传统的琼州船型屋。以往修建一座能够住下五六人的船型屋,至少需要十个劳力干上两到三天,而使用新式标准之后,修建效率比过去已经提高了至少两倍。至于拥有穿越者身份的军政官员,他们的居所则基本仍是以胜利堡中拆下来的活动板房为主。不过随着驻外据点的逐渐增多,活动板房的存量也已经不是很多了,建设部已经开始立项研究立足于本时空生产能力的活动板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金属结构加上竹木板件的新式活动房屋就会出现在海外拓殖点。

        在李家庄战斗中被俘获的一批手脚完好的流寇也同时押送至大万山岛服苦役,他们将要承担的第一个任务就非常艰苦修建从万山港通往岛上最高峰大万顶的道路,以便为驻守山顶的哨所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在这个岛上基本不存在脱逃的可能,因此甚至都不需要修建特别的囚禁住所,如果谁想逃脱监管在这地方玩一出荒岛求生,那结果恐怕只会是饿死在岛上的某处密林中。

        “我们需要一块操场,不然驻岛部队在这里就没法进行日常的训练了。”陈一鑫很严肃地向负责建设工作的刘山夏提出了恳求:“商业设施可以不用急着建,但部队的训练不能停下来!”

        刘山夏摇摇头道:“小陈啊,你也在岛上到处转过了,这个岛上到处都是坡地,港口附近也没有适合修建操场的地方,如果硬要平整出这么大的一块地皮,那要占用的劳动力就支了。这先修什么后修什么,那可都是事前计划好的,你现在要叫我调几百人去给你平地建操场,我可没那本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