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在我们的地方,言论是很自由的。”施耐德说完这话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妥,又赶紧补充了一句:“当然了,言论上的自由必须是建立在拥护执委会的基础之上,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必须要与执委会的利益一致才行。”

        “这是当然,在下谨记在心。”阮经贵赶紧应道。虽然不是太懂施耐德这话里的意思,但乱说话这种事,在哪朝哪代都是忌讳。海汉人治下当然也不会例外,虽然施耐德说什么“自由”,但阮经贵可并不会把他说的话完全当真要是谁真敢胡说八道,恐怕第一个站出来镇压的就是提倡“言论自由”的执委们。

        两人有一句无一句的闲扯之下,便出了胜利堡的大门,施耐德前面领路,阮经贵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出了大门直走便是通往胜利港码头的景观大道。去年阮经贵来此出使的时候也曾多次逛过这里,并被街道两边的繁荣景象所震动。但时隔半年再次来到这里,阮经贵现这里的繁荣程度更胜以往,街边密密麻麻全都开满了商铺。半年前曾经还有几块面积不大的空地,但现在也已经成为了正在营业的铺面。

        “永丰布行,月底大酬宾,上好的苏州缎,买一匹送五尺,买两匹打九折,买三匹直接送一匹了啊!”一个店小二站在店门外。向着街上来往的民众大声宣传着店内的促销措施。

        “福建安溪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可是长们指定的公务用茶啊!今日老板不在,小二随便乱卖,八折卖完就关店了,要买茶叶的赶紧了!”对面的茶叶铺子也是毫不相让,大声招揽着路过的客商。

        在景观大道两边卖力促销的商铺大多都是来自于大6地区的商人。他们的销售对象可不仅仅只是本地的海汉人和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归化民,还有其他来到这里进行贸易的海商。

        由于胜利港自开埠以来就一直施行了零关税的自由贸易政策,随着越来越多海商知道胜利港的存在,大6东南沿海的进出口贸易业务也开始逐步转移到胜利港地区。一些原本要从广州等地采购物产,再运往南洋各地贩卖的转口商人,为了避税和减少海上航程。也将采购地点转移到这里。

        除了海汉本身的出产几乎全是紧俏商品,一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之外,外来商人对于这个港口的繁荣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琼联”的十二家大明商家股东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但凡是能在福广两地购买到的物产,现在几乎都能够从胜利港买到,而且配货、装运、结算等各个环节远比在大明境内的其他港易更为便捷。在各种条件已经全方位越大明的港口之后,海商们纷纷选择了胜利港作为贸易主基地。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不过目前在这里进出的绝大部分商人仍然是华商,西方国家的还仅仅只有葡萄牙一家而已。由于葡萄牙跟同处南海地区的另外两个殖民国家一直处于竞争关系,因此他们也特地向执委会要求过,暂时不要开放对荷兰和西班牙的贸易准入许可尽管这两家目前还尚未跟执委会取得直接的联系,但葡萄牙人认为必须要谨慎一点才行,毕竟那两家的实力和底气都比葡萄牙更足,遇到海汉这种只讲实力不讲交情的主儿,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到时候真的把葡萄牙就一脚踢到边上去。

        不过截止目前,执委会倒是还没有踢开葡萄牙的打算,毕竟另外两国都是西方三十年战争的直接参与者,而执委会并不想通过他们来向西方国家输入军火武器,葡萄牙在这个油水丰厚的项目上几乎就是唯一的候选者,至少在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前,执委会不大可能考虑提前与葡萄牙结束贸易合作。

        当然关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施耐德还暂时不会向初来乍到的阮经贵解释大概解释了他也很难弄明白执委会为什么要试图干涉几万里之外的一场战争。但施耐德还是大致向他说明了一下目前与葡萄牙人的贸易状况,甚至连武器出口的事情也没有对他刻意隐瞒,因为这事目前基本已经是半公开的状态了,葡萄牙人每个月都会有船到港,卸下银子和其他一些海汉要求的货物,然后装运走一批本地出产的军火武器,只要阮经贵在胜利港多待上一段时间,自然就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当听到施耐德报出每个月与葡萄牙人之间的大概交易量的时候,阮经贵也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妒忌。葡萄牙人跟顺化朝廷已经打了好几年的交道,然而每月的贸易量却仅仅只有他们与海汉人的十分之一!【啃书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儿小说;http://www.wener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