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军演到此就宣告结束了,各国参演部队会在斜阳岛和涠洲岛短暂休整之后再各自回归驻地,而参加观摩的嘉宾则将返回儋州,接下来的两三天之中,他们还会在当地参加由海汉兵工和海汉国防部共同举办的军事装备展销会。

        而巡视组就不会参与这个活动了,他们到儋州的主要任务是巡视地方政务,观摩军演仅仅只是临时安排的活动内容而已,后续的军备销售与他们的任务就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了。于小宝也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这种活动上,他们来到儋州已经好几天了,到目前为止还没开始接触政务,再耽搁下去可能就会影响到后面的行程安排了。

        翌日,市长张新召开了专门的座谈会,向巡视组展示本地近年来的建设成果和政务管理状态。每每到了这种时候,刘尚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他虽然是负责贸易方面的宣传,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加之临时工的身份性质,根本就接触不到第一手的资料。只能坐在后排作为列席旁听,大致了解一下本地的经济建设状况而已。

        儋州过去是琼州岛上的重镇之一,不过1630年海汉使用武力拿下琼北地区的时候,在儋州城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借着帮官府平乱的名义就直接进驻城内,接管控制权了。

        1631年反对海汉的本地势力在儋州策划了一次刺杀行动,不过在海汉安全部的布局之下,这起刺杀行动并未得逞,反而是被安全部连根拔起,将儋州地区心怀不轨的地方宗族势力一并铲除掉了。自此之后,儋州的治安状况便比较稳定了。

        由于儋州本地的文化产业一向比较发达,海汉接管这里之后,便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区域产业。儋州目前是海汉控制区内民办书院最多的一处地方,这些大大小小的书院可并不只是教授四书五经而已,事实上现在只将诗书典籍作为教材的书院已经为数极少,多数书院都是以职业培训为主要教学方向,即便是学文的也大多放弃了八股,改为更为实用的公文写作专业。

        根据张新所掌握的数据,每年由儋州各书院毕业后进入海汉各种国有机构工作的学子,已经多达千人。还有一部分人因为资质优秀,会被海汉教育部门选拔到更高一级的国家学府中进行深造。

        刘尚边听边回想,自己在三亚接受入职培训那个地方,也听其他人说过胜利堡附近还有更高级的学府存在,在那里授课的讲师全是首长,想来那便是海汉的国子监了。

        除了教育产业之外,渔业、造船、农业和航运贸易也是本地的主要产业,不过相较而言没有文教那么出名就是了。张新只简单提了几句,便又将话题转回到本地的代表产业上来,并且特地将在座的一位明人装扮的男子作了介绍。

        刘尚听完这位的身份也是吓了一跳,原来此人便是四年前从广东罗定州调任儋州知州的严明君。据传此人早就被海汉给除掉,想不到这倒是已经降了海汉,而且还当上了地方官。

        严明君目前其实没有什么实职,不过他喜好舞文弄墨,张新便让他代管本地的文教事业,倒也正好投其所好。严明君自知已经没法再回大明当官,也就坦然受之,安心在儋州这边当个特邀顾问了。反正海汉给的待遇不低,又不需要他承担他太多的责任,只要监督本地书院正常合法经营就行了,这差事比起当知州可要轻松愉快多了。【啃书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儿小说;http://www.wener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