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丧母长女不可娶,我接了黛玉到身边教导,全是为了她好。在府里有宝玉迎春探春惜春她们陪着,看她心情开朗不少。哪曾想她爹又是这副模样,真是不让人省心”。虽是埋怨的话,贾琮听到的都是怜爱的语气。想来贾母真拿林海当做半个儿看待,没有那些红学研究者想的不堪。

        年纪大了,坐一会儿身子骨乏得很,贾母往后倚在靠枕上,让鸳鸯给自己捶腿。贾琮很懂事,抢过这个活儿,细心周到地为她按摩。他常年锻炼,身子灵活又有一把子力气,给贾母按得通泰舒服。

        看着眼前的少年,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纪。贾母感慨,20年前的林海也是如此意气风发。乍然丧妻,唯一的嫡亲女儿又不在身边,想想也是心酸。

        沉默许久,贾母轻声对鸳鸯说:“你记得明日嘱咐黛玉一声,让她写封家信回去,不必说什么要紧的事儿,零零碎碎、絮絮叨叨的琐事,都可以写。姑爷收到这样的信虽聊胜于无,也当做能亲眼看到黛玉”。又特意叮嘱:“明天再和她说,不然那孩子敏感又忧心,今晚该睡不好了”。

        转头又与贾琮唠叨:“你说他忙于公务?唉,身边也没个体贴的人照顾……”续弦再娶是人之常情,林海真这么做也无可厚非,贾母不可能拦着。关键是他没这个心思,她这个岳母也不好提。

        “这么下去身子骨怕是熬坏,若是他在京城,他们两个父女也能时常见上一面”,这怕是老太太自己美好的幻想。巡盐御史,掌管整个江南盐政,他的调动可不是随便说的。再者今日的贾家早已离开权力中心,没处使力气。

        二人又默契地压下此事不提。听见外面几个孩子的嘻笑声,贾母乐呵呵与贾琮说起如今客居在梨香院的薛姨妈一家:“都是一家子亲戚,也不用太过避嫌,今儿大家一块吃个团圆饭,你也别拘束。”

        贾琮看着眼前的老祖宗,她是荣宁两府最高的长辈,德高望重至高无上,所有人都孝顺恭维她,自然她说的话没人敢不听。像这样不顾规矩也不是头一回,贾琮就更不能说什么。只是封建社会,这样于礼数上不合。他是男子,世俗礼教对他宽容得很,对几位未出阁的姑娘名声约莫有碍。迎春探春惜春都是自家堂姊妹,还能说得过去,林姑娘和宝姑娘却是外人,贾琮可对这二位没什么心思,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言行分寸。

        琥珀进来禀报贾母,说到外屋的家宴已经准备妥当,老爷夫人、少爷小姐们也都到了。琥珀这低眉顺眼的模样倒是让贾母想起一件事来,看了眼旁边的贾琮又想到还是先吃饭,过后再提。

        贾琮和鸳鸯各自在两旁扶着贾母,往外走去。到了外屋,他悄悄打量几个少年少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