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一些的,像自己被指给少爷,开了脸放在房里伺候,最不济就是丫头;好的就成为姨娘,再好上一些的,就是为少爷老爷们为贾府生个一儿半女,开枝散叶。二老爷房里的赵姨娘,生了环少爷和三姑娘,虽然平日不受人待见,可也吃喝不愁,有丫鬟伺候,月例银子不少,逢年过节还会得些赏赐。她们这些做丫鬟的背地里瞧不上赵姨娘,心底却也是真羡慕。

        要说命最好的,肯定是赦老爷房里的张姨娘。听府里的老人说,当年张姨娘就是因为姿色好被大老爷看上纳了妾,虽然得宠时日不长,可人家肚子争气,生下琮三爷。琮三爷人孝顺又上进,给她挣了多大的脸面?老太君都时常念叨她,自然没人给她不自在。

        又说回琮三爷,庶子出身又如何,人家有本事,给自己挣了份体面。九岁的秀才,十四岁的举人,听人说全京城也是独一份。日后再进一步,前程一片大好。琥珀昨日偷偷看了他一眼就心扑通扑通地跳,耳尖偷偷泛红。真真是恍如天人,都说琏二爷长得好,可她看来琮三爷比琏二爷长得还要俊。

        府里的丫鬟婆子们聚在一起时常提起琮三爷,都说他对长辈孝敬、关心友爱兄弟姊妹、对下人也都是和颜悦色,没一个不夸他好。三爷人还没到家,就有不少人托关系,希望能进三爷院子里伺候。

        琥珀想,这辈子能留在三爷身边伺候是前世烧来的高香。她这喜悦的心情过了一晚还在发酵,就被一盆冷水浇到头上,贾琮问她认不认识得字。琥珀是家生子,老子娘没本事都是干杂活的,因为长得好被老太君看中选到身边,平日里照顾贾母的起居生活,也负责传话、取物这些各色杂事。针线女红也得过夸奖,她自问身为贾府老太君身边一等丫鬟还是能拿得出手的。可是识字,不要说这些个奴婢,就是琏二奶奶也大字不识一个啊。

        这种不分尊卑以下犯上的话琥珀是万万不敢说的,她只恭敬回答:“不识”。

        贾琮没想到刚刚教出一个白羽,又来一个琥珀。不识字就会影响办事效率,当初他费好大把子劲教会白羽认字,再吩咐去做事:平日里人情来往记账写礼单、去铺子拿账本,不至于贾琮说要看第二个季度的生意流水,他给拿过来去年冬天的。

        最重要的一点,读书识字会让人变得更聪明。要一个呆呆愣愣只懂主子吩咐不琢磨深究的贴身奴仆,还是更机灵应变闻弦知雅意的?显然是后者。至于主子们普遍担心的忠心和背叛,只能说,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心腹思考能力更强。在决定是否背叛主子上也会反复衡量权衡。

        人嘛,都有劣根性,不能保证谁是百分百忠诚可靠,识人的慧眼要有,驭下的能力手腕更不能缺。但最重要的,敢于放手放权给他们。至于不让他们识字,妄想拴住他们的心智,一叶障目因小失大太不明智。

        教琥珀识字是一定要的,且还要尽早提上日程。白羽是要随时跟在左右,贾琮回到京城要做的事有很多,这些少不了要白羽去办。家里的一摊子事也不能放开不管,就说他这这里和其他院子的人情来往,你送了我什么,我要还什么,一笔笔支出和收入要记得清楚明白。还有,琥珀能学得一技之长,能读书识字会打算盘记账,以后不论在哪做什么,有傍身的看家本事不会给人轻视。

        贾琮没那么多时间耐心教导琥珀,他想是不是去请几个妹妹帮忙?迎春探春惜春她们平日除了学习棋书画女红绣活,就是嬉戏打闹,日子清闲得很。与其虚度光阴不如教书育人,意义瞬间升华。贾琮决定一会就去寻她们商量此事。

        “不识字可以学,我找人教你。以后走礼查账也更轻快,多学一门技能总是没坏处。到了年纪放你出去做好人家的正头娘子也不让人轻慢……”贾琮的话还没说完,琥珀就惊讶地望过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儿小说;http://www.wener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