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的时候,因为饥荒,也因为战乱,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拥来了大批流民涌入了吉春市。他们都是身无分文的中国贫穷农民,没钱建起哪怕稍微讲究一点儿的家园。何况他们中许多人并不打算长期扎根,有朝一日还是想回原籍的。于是就地取材,挖土脱坯盖起了一片片泥墙草顶的临时之家。

        半短短几年中,出现了一排排泥草房,像农村似的。最初的街道开始形成,正如农村也有村路。

        解放后,光字片发生了极大变化。

        若以五十年后的中国城市建设速度而言,当年的城市进程是不足论道的,也可以说是缓慢的。但在这个时候,光字片的老百姓都觉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光字片的面貌还没有无任何城市特征,往最好里说也只类似于三四线城市的城乡接合部。

        可城乡结合部毕竟也有个“城”字,这个“城”字在这个年代,简直太重要了。

        光字片由狭窄的土路形成的小街,终于无一例外地有了街名。

        都是很阳光的街名,电视剧中的光仁街、光义街、光礼街、光智街、光信街正是这五条街名。

        住在这五条小街的人家,家家户户也有了门牌号。

        除此之外,每条小街的两端都竖起了圆木电线杆,三米高处有灯泡悬于其上。

        更有城市特征的是,每条街上都有一处公厕,有的在街头,有的在街尾。

        土路被翻起过,拌入砂石,再靠人拉着石辗轧平。雨季虽还泥泞,毕竟比刚解放的时候强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