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兵车行大概还得一百年才能写得出来,但道理却是相通的,盛唐之时百姓从军尚且如此艰苦,更何况是百废将兴的初唐年间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军功是很遥远的东西,一场战役下来,普通士兵尸横枕籍埋骨沙场,军功却只能成就那些高级将领们的进身之阶,荣耀之路,又与那些大头兵有何干系

        留下一条小命能够归去侍奉父母再见妻儿,便已经是洪福齐天

        除非朝廷征发的兵役,否则没人愿意主动去当兵。

        更别说那些向来自认为“人上人”的人了,世家门阀的子弟有着武勋的传统,进了军队便是中高层的将领,打仗的时候躲在后面监督兵卒们冲锋陷阵,见势不妙掉头就跑乃是常态,又有几个当真马革裹尸为国捐躯

        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人愿意去当一个随时随地都能阵亡沙场的大头兵

        然而现在,这些书生一个个满脸兴奋又是怎么回事

        “怀德兄,幸会幸会”

        “原来是仲明贤弟”

        大营门口,两个青山纶巾的少年书生走了个碰头,纷纷惊喜的打着招呼。

        “怀德兄亦是前来参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