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聚成一个个外形很可爱的铁团儿,呈熔融状。

        停下搅拌,工匠们用长嘴钳子夹起一块铁团儿,放到锻锤下面敲打。

        丁丁当当一阵响,铁团中的碳元素以单质石墨的形式被挤了出来,和内部的细小渣滓、表面的氧化铁碎屑一起,因为高温而在空气中化作了点点火星。

        这个锻打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为了除去杂质,工艺非常简单,就用钳子夹着在锻锤下随便敲打几下,熟铁在高温下很软,所以造型容易。

        挨过敲打的所谓“熟铁”,其实并不是现代教科书意义上的熟铁。国际冶金界没有生、熟铁这种说法,现代钢铁工业上,含碳量小于002的国内称熟铁,国外称纯铁,质地非常柔软;含碳量在002-211的叫做钢;含碳量在211以上的国内称作生铁,国外称铸铁。

        而在我国民间,以高炉直接从铁矿石炼出来的称作生铁,以经过炒铁炉或者炒钢炉炒炼的为“熟铁”。

        这种“熟铁”的碳含量,和炒炼时间成反比,炒得久,碳氧化得多,铁的碳含量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其碳含量能在001-15之间浮动,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纯铁”和“钢”。

        所以古代炒铁等于炒钢。

        只不过工艺很难把握,炒出的成品以铁和中低碳钢为主,狗屎运能得到一两块高碳钢那概率和彩票中奖没差多少

        钢铁产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软,越高则越脆、硬。

        中低碳钢柔软,用来制作刀剑则不锋利,古人也把它视作“熟铁”,只能制作农具等普通铁器。只有高碳钢的韧性、硬度、强度符合制作武器的需求,那才是“钢”

        碳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钢铁的软硬,于是通过被锻锤敲打时的表现,有经验的铁匠能够分辨哪块是软铁,只能打制锄头,哪块能好钢,可以锻造锋锐无比的宝刀宝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