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德宗任命郑权为山东节度使、杨仁为魏博节度使、李吉甫为河南府尹的消息立刻传遍了长安,再次引发轰动。

        百姓欢喜于霍子玉收复了魏博、山东,朝廷再次掌握了三地控制权。

        原因很简单,河南是大唐第一大粮食产地,其次是山东,第三是关中,如今河南、山东、关中已经尽数被帝党掌控,那粮食算是稳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稳了,那大唐的根基就稳了,未来没有特殊意外,百姓肯定不会再挨饿了,百姓自然欢喜!

        而朝野官员则在叹息朝廷掌控力加强的之余,更震惊于东林党的势力膨胀,尤其是李吉甫的接管河南。

        李吉甫几乎一直默默无闻,虽然一直为人称道,但至今为止也就做过一州刺史,如今直接被提拔为河南府尹,除了掌管原河南府治地,还包括曲环让出的陈许节度,权力之大,堪比山东节度使,更何况河南还是大唐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又比邻关中,战略地位极高,李吉甫能出任河南府尹,简直是如同一步登天!

        宣平坊里,李吉甫第一时间找到了恩师陆贽,表示自己请辞河南府尹一职。

        陆贽问道:“怎么,是不敢,还是不自信?”

        李吉甫闻言,迟疑了一下,低头道:“学生心里没底,怕做不好,辜负了侯爷和陛下的期望,也丢了恩师的脸面!”

        “我就没什么脸面可丢的!再者说,我对你有绝对的信心!”陆贽斥道:“还有,众所周知,平西侯虽然年纪小,但是行事极为稳重,没有把握的事,他从来不做,他既然连山东节度使都敢推荐你,那说明他对你治理山东也是有着绝对信心的,既然山东都能治好,河南又有何不可?”

        “当然,陛下更是智慧超然、识人善断,安排你去河南,必然是他深思熟虑了的,有陛下的支持在,你又何来没有底气之说?”陆贽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