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成课的人,损失无法估量。

        最后这门范宁讲授的第一门课程,以和声功能圈的总结、和作品调性布局的基本原则结束。

        掌声一直到范宁提着公文包离场时,都没有减弱的迹象。

        也无人起身,所有人都在原地整理笔记,消化收获。

        再次投入到忙碌的乐团筹备工作的范宁,过了相当一段时间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堂世界首次的和声学授课,造成的反响是多么快速,又是多么深远。

        学生们带着笔记的那些讲义,如山洪暴发般地扩散了出去。

        范宁的讲义内容其实很简单。

        由于这个世界没有投屏,板书乐谱的效率又太低,他提前按照知识点的分布,汇总了200多例大师作品片段,做了两级编号后让学校印刷并配发给了选课的同学。

        这样分析到某一例时,直接说“请看多少条第几小节”,台上台下就能互相对上了。

        除谱例之外上面没有任何的东西,一个字都没有,所以谈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版权着作。

        但听课的人都将范宁的讲授内容,尽可能地填充到了每一寸空白处,从范宁对“当我们谈论作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四门课程导言开始,一直到最后的转调技法、和声功能圈和调性布局原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