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绛吾儿,河南道大乱,不久天下必烽烟四起,父夜卦观星,汴京暗流涌动却天子气笼,来日不至攻城掠地,将未雨绸缪,辞官隐退,尽快安排海船,金陵恐不宜长久居,吾儿速速北上,惟愿尽早团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父亲的家书让芷绛倍感不安,虽通篇未提汴京朝堂时局,但未雨绸缪,尽快辞官隐退的字眼还是戳的她太yAnx突突直跳。河南道起义,捧着这封千里而来的书信,芷绛心头沉重。

        父亲那里什么情况她还不清楚么,近年耗资颇巨才得一海航朱船,中秋随自己到了金陵休整数日返航北去,现下应当还在海上,若是等到了汴京再南下来接自己,不知何年何月,那时战况如何更无从知晓,若是河南道河北道全不安稳了,再牵扯上齐鲁,封了港口,便更走不了了。父亲想尽快安排,必定是用旁的船只,他两袖清风已无实权的文官,又再去哪里筹措。

        她明白父亲苦心,陆路战乱,海路妥当,可海上航行数月,她不敢心存妄想,遇到狂风巨浪却也是九Si一生,此时若要快,不如避开前线,沿海从齐鲁过津行车而上。

        可论理一回事,实践起来又是一回事,自己唯一一次出远门便是此番南下,途中一切安排打点事宜皆是父亲与先生筹谋,若自己孤身一人如何计划?她两眼一抹黑。

        芷绛在深宅之中,实在消息闭塞,外面如何,一概不知,但是有些个信号让敏锐的她大敢不妙,自传来战报,她便从细微处留意,青砚前天说点心铺的蒸点涨了不少价钱,昨个齐元湄抱怨首饰铺金子紧俏,本想专打个春节头饰,祥福楼一向手脚快,以齐府为先,此回的金头面定制竟工期颇久,要到上元十五。

        金陵远没有表面b如平静,暗流涌动。民间更是流言四起,若是真朝夕不保,父亲在天子脚下便绝对安全么?先生与此战有g系么?

        外祖母又如何作想?让不让她走?若是许了,又有多少人自己可以带着?先前随她一起到金陵的仆从,三成跟船返航,三四成外雇遣散,剩余大多在齐府有了差事,不知还调不调遣得动,需要仔细捋捋身契在林家的。本来南下是为联姻,仆妇丫鬟倒是备的多,可只有些没身手功夫的nV流定是不成的,她还需要护卫,马夫等随行,千头万绪涌上,芷绛一时心乱如麻。

        恨自己读书万卷,策论,谋略,天文,地理皆潜心研究,却囿于闺阁束手无策,别说天下局势看清,连乘车回乡都难于登天,心中郁结。冷战这些日子,她更是恍恍惚惚,为先生黯然神伤,每每垂泪,虚度多少光Y。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