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也是通过这些硬性要求,来规范上市公司的正常化经营,毕竟,买了上市公司的股票,哪怕只有最低的100股,法律上也是上市公司的股东,拥有知情权。

        只不过这些报告的规定发布时间很宽泛,而黄和实业这一次发布的报告,毫无征兆,但在知情人眼里,却又很符合常理。

        当股民们打开这份报告,都看懵了。

        黄和实业的这份报告距离上一份报告不过隔了6个月的时间,但这6个月,从公司盈利8。7个亿港币到亏损389亿港币,累积起来相当于6个月的时间黄和实业亏损了接近400亿港币。

        “黄和实业6个月巨亏400亿港币,平均月亏损66。66亿港币,每天亏损高达2亿2200万港币!”

        这一则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一样瞬间飞遍整个港城。

        “超人李半城终遇到滑铁卢,并购雷漫失败的巨额亏损让商业神话一夜梦碎纽约。”

        “超人李半城走下神坛,连续盈利10年的黄和实业破掉港城上市公司最大亏损记录!”

        一连串的消息在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的操作下,狠狠地一把抓住港股投资者本就脆弱的内心,惶恐情绪开始蔓延,黄和实业的股价应声跳水。

        在资本圈,没有人相信有永远不败的神话,公司业绩好,股价能上涨你就是大家的神,可一旦你投资失败,股价下跌了,把你踩到地狱去的也是这群信徒。

        然而紧跟着黄和实业的就是希望集团和许氏集团的财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