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时候,总听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时的维克托也就将这句话当做一句话而已,但是现如今,他算是真正的体会到制定一项政策有多么艰难了。

        说实话,只看这份文件的开头部门,维克托就能感受到马林科夫同志现在有多难了。

        作为一名处在莫斯科权力核心中的人物,马林科夫是不可能仅仅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就在如今这个位置上稳坐钓鱼台的,他同样需要别人的支持。那么,谁能够给他支持?毫无疑问,就是类似安德里阿诺夫这样的人,或者说,类似他这种掌控一州大权,拥有中央委员身份的封疆大吏。

        在过去几年中,马林科夫在莫斯科中央核心权力圈子里的地位蹿升的很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日丹诺夫,为什么?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丹诺夫在几年的战争中,大部分时间都被困在列宁格勒,接触不到莫斯科中央的权力。而马林科夫则一直在负责战时工业的工作,他与中东部地区的那些封疆大吏们往来密切,比如说安德里阿诺夫,再比如说沙塔林等等。

        现在,联盟在战后经济建设工作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中东部地区的那些州委书记们,不希望所谓的企业回迁工作继续下去,而是希望战后的经济建设工作,能够更多的偏向于中东部地区,那么马林科夫应该抱什么样的立场?

        毫无疑问,维克托用头发丝想都能想清楚。

        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份文件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维克托掌握了其中的主要内容。

        他做了一下归类,从这份文件上看,当前联盟在经济工作上的重心,有一个很重要的主线,那就是确定战后“四五”计划的工作内容。换句话说,此前中央全会上所有有关经济工作的讨论、争吵,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环节来展开的。

        也正是基于这个中心环节,会议上就经济主张的不同观点,产生了三个不同理念的争论,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三种理念的争论中,谈不上谁占了上风,因为这份文件上给出了制订“四五”计划几个要点,而这些要点就是国家计委在制订“四五”计划时所应该秉持的方针,每一个不同的经济主张观点,都在这些要点中得到体现。

        维克托看了看文件中所列出的“四五”计划的六个要点:保证恢复和发展重工业、铁路运输业;大力提高农业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保证经济各部门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46年之前完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利用军事工业增强联盟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军事防御能力,采用最新的军事技术装备联盟武装力量;保证积累的高速度。

        当然,这只是制订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要点,并不是最终的计划本身,维克托猜测,真正的五年计划实施,应该是准备从45年年末开始,甚至是从46年初开始,到了那个时候,三种经济主张之间的争论,应该会彻底拿出一个结果来了。

        但是,尽管四五计划的最终出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战后恢复工作却已经要全面展开了,通过文件上罗列的内容可以看出来,现在有争论的,不仅仅是一个工矿企业的回迁问题,还有一个战后恢复和建设的基本总投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