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有人走进房间,围在办公桌边的几个人回头看了看,待看到来人是维克托的时候,来自盟军方面的代表直起身子,与维克托简单的打了个招呼,随后便转过身去,重新听安东诺夫讲述苏军方面的要求。

        维克托不紧不慢的走过去,站在安东诺夫与什捷缅科之间,透过两人之间的缝隙,看向桌上的地图。

        此时,安东诺夫正在地图上勾勒一条线,按照他的说法,苏军方面可以接收盟军对德国东部地区的空袭,但盟军必须确保两个要点:第一,任何轰炸行动都必须得到苏军方面的许可,避免引发误炸的事件。第二,主要的轰炸行动,应该局限在柏林至莱比锡之间的连接通道地区,目的是阻止德军向东部增援。

        从安东诺夫的表态上就能看出来,苏军方面实际上是并不需要来自盟军所谓的空袭支援的,至少需求感没有那么强烈。

        在安东诺夫结束了发言之后,诺曼·波特莱便开始表述盟军方面的建议,从盟军方面考虑,他们已经列出了德国东部地区一系列重要的军事工厂、炼油厂等目标,而根据盟军方面的计划,这些目标都他们空袭的要点。

        如果从盟军的角度来考虑,德国东部地区的所有军事目标,自然都应该是他们的空袭目标,但从联盟的角度来考虑,盟军所罗列出来的大量军事目标,同样也是联盟将来所需要夺取的目标,与盟军的计划不尽相同的一点是,这些目标并不是联盟想要摧毁的,而是联盟计划在占领之后,直接转移到联盟境内的。因而,从这一点上差别上讲,安东诺夫也不会同意诺曼·波特莱所提出的建议。

        随后,双方在轰炸目标的确立问题上反复讨论,用了差不多四十分钟的时间,才最终敲定了一个主要的轰炸目标,而这个目标是盟军与苏军都能够接受的——德累斯顿。

        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来考虑,以目前德军的状态而言,盟军方面实际上已经没有必要展开规模太大的空袭行动了,尽管在东线,德军的反抗依旧很顽强,也给苏军制造了不少麻烦,但实事求是的说,苏军还没有沦落到需要盟军提供空中支援的程度。

        当然,英美如此迫不及待的要为联盟提供空中支援,其本意自然也不是为了帮助苏军更快的向柏林推进,他们真正的目的,一方面是阻止苏联从德国人的手上获得更多的战时工业设施和资源,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示威,向苏联方面展示他们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从而为战后的某些政治问题争夺优势。

        就像那句话所说的,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在联盟内部,随着战争走向结束,过去几年中都掩盖起来的政治斗争,正在变的死水微澜。同样的,随着对德战争走向终结,联盟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之间被掩盖起来的矛盾,也正在迅速转化为主要矛盾。

        现在,至少英国人在态度上,已经从过去的竭力对付德国人,转变到了一边对付德国人,一边限制苏联人的方向上,因此,此次所谓的旨在增援东线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其真正的目的,不过是向苏军展示英国皇家空军的实力罢了。

        当然,莫斯科之所以没有态度明确的拒绝来自盟军方面的空袭要求,一方面是的确为了削弱德军的实力,减弱向柏林推进的阻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看看英美在空军方面真正的作战能力。

        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德累斯顿成为了苏联与英美之间暗中角力的牺牲品,只是作为联盟情报工作的负责人,维克托并不知道这场空袭的规模会如此之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