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务人民委员部中主要负责情报工作的负责人,维克托对苏日之间过去的情报战有所了解,实际上与后世传扬的那些说法有所区别,在情报战方面,苏军一直来都不占什么优势。比如说在张鼓峰、诺门罕两次冲突中,苏军都吃了情报上的亏。

        不过,最近两年,随着苏联将远东大批的原住民迁徙往中亚,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但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

        说实话,维克托并不了解远东那边的情况,此时仓促过去,他也不确定事情能办成什么样。但是按照索菲亚的说法,他这次去远东属于“政治避难”的性质,或许,压力应该没有那么大。

        索菲亚将文件看了一遍——她现在就类似于维克托的头号大秘,同时,也充当着一个类似于参谋的角色,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她都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或是建议,而就这一阶段的变现来说,她做得显然很称职。

        仅从文件上,只能大概了解一下情况,更具体的东西是不可能看出来,不过,针对着这次远东之行,有些事情倒是可以提前安排的,比如说要带着什么人过去。

        在主持情报工作这段时间以来,维克托也算是有了一些合用的人手,这些人不管是能力上还是亲近度上,都是可以信得过的,当然,现在这些人对维克托还谈不上忠诚,毕竟他的职务变动太频繁,对此,维克托也不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此次前往远东,维克托对那边的人不了解,所以,他很有必要带一些自己信的过的人过去,否则的话,相应的工作就不好开展,缺乏效率。

        在索菲亚的建议下,维克托最终确定了四个人手,其中就包括了此前下奥古利基爆炸案中,揪出了佐祖阿什维利的叶格罗维奇少校。

        叶格罗维奇少校是反间谍局的人,一直以来,他所负责的工作就是莫斯科地区的反间谍工作。此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官迷,能说会道,很善于阿谀奉承,但实事求是的讲,他的工作能力也很强。不过,维克托最看重此人的一点是,对方和他一样也是个穷鬼,维克托穷是因为莫斯科防御战期间,将此前数年的积蓄都捐出去了,而叶格罗维奇之所以穷,却是因为他将自己的薪水,大部分拿出来补贴线人费了。

        是的,即便是反间谍局的人拉拢线人,也是需要给钱的,这就是所谓的线人费,一般情况下,这笔钱是由内务人民委员部直接补贴的,但要真想拿到这个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情报机构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评估标准,相关的线人费,都是按照线人提供的情报重要性来发放的。换句话说,在没有提供情报的时候,线人是拿不到钱的。

        叶格罗维奇为了拢住自己的线人们,时不时就会拿他的薪水和待遇出来,给线人们提供一些好处。当然,他也不是慈善家,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从这方面来说,他与维克托是差不多类型的人,只不过维克托是无意识的在这么做,而他则是有意识的。

        除了叶格罗维奇之外,剩余三个人都来自于对内情报局,他们都是在维克托履任之后发掘出来的,属于精明能干且经验丰富的那种老特工。

        在接到去往远东的任务时,斯大林同志并没有规定离开莫斯科的期限,也没有规定交接任务的期限,因此,维克托实际上不用急着离开,但考虑到索菲亚的猜测,他没有选择拖延,而是准备尽快启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