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轿车开到维克托的身边,缓缓停下来,随着车门开启,一个看上去四十岁出头的中年人从车内钻了出来。

        中年人穿着同样的宝蓝色风衣,领章的星星显示他是一名少将,不过,他那张瘦脸上架着的黑框眼镜,使他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像一名教授要多过像一名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将军。

        不用怀疑,中年人的确是一名教授,一周前,他还是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虽然级别是一名工程兵少将,但主要从事的还是教学工作。

        说白了,此人就是一名技术型的将领,打仗是不会打的,但是在军事工业建筑方面却是绝对的专才。

        此人名叫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奥利维茨基,一周前,维克托递送上去的主席团名单中就有他,这也是维克托根据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工作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挑选过来的主席团成员之一。

        维克托之所以选中这个人,一方面是因为对方有专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人也是波兰人。

        什么叫也是波兰人,没错,这位奥利维茨基同志与罗科索夫斯基的关系不错,两人不仅是老乡,还是好友。

        也正因为是个波兰人,所以他在联盟的军队系统中,也是受到排挤的那一类,否则的话,作为工程兵少将,哪怕是技术型人才,也不可能在战争时期跑到后方去搞教学。

        如今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主席团已经基本健全,在维克托的主导下,主席团成员来自方方面面,其背后或多或少的都与某些派系有关联,而奥利维茨基则是没有背景的那一类,也是维克托需要笼络在自己身边的那一类。

        “早上好,维克托同志,”从车上下来,奥利维茨基一边走过来,一边与维克托打着招呼。

        “早上好,鲍里斯同志,”维克托转过身,同对方握手问候,“家里都安顿好了吗?”

        “已经安顿好了,”奥利维茨基微笑着说道,“不过,敖娜亚有些感冒,可能是不适应莫斯科的气候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