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如今的联盟核心领导层内,斯大林同志与其余的几个人都存在着很密切的私交,如果按照关系亲密程度给他们排个顺序的话,日丹诺夫和伏罗希洛夫两位同志,绝对是排在前面的,而排在第三位的,也不是莫洛托夫同志,而是已经去世了的加里宁同志。至于莫洛托夫同志,只能算是与卡冈诺维奇同志并列,排在第四的位置上。

        但是时移世易,加里宁同志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而伏罗希洛夫和卡冈诺维奇两位同志,又因为个人能力的原因,逐渐被排挤出了斯大林同志所建立起来的小圈子,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被迅速的边缘化。现在呢,日丹诺夫同志又紧跟着不幸去世了,于是,原来排位并不怎么真正靠前的莫洛托夫同志,便一下子被凸显出来,成为了政治局内的第二号人物。

        有意思的一点是,抬棺者中排在第三位的,也就是紧跟在斯大林同志身后,出于右侧第二位的人,竟然不是急匆匆赶回莫斯科卡冈诺维奇,也不是最近两年地位蒸蒸日上的马林科夫,更不是因为年轻、实干而备受斯大林同志器重的沃兹涅先斯基,而是身材魁梧但却为人低调的米高扬同志。

        其实若是仔细算起来,米高扬同志与斯大林同志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前者在二十年代初,列宁同志刚刚病逝后的那段时间里,便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斯大林同志那一边,在那一时期,面对来自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等“左翼反对派”的围攻,真正敢于站到斯大林同志一方,并表明态度支持他的中央委员里,基本上就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米高扬,而另外一个则是早已自杀身亡的奥尔忠尼启泽同志。

        在过去若干年的时间里,米高扬之所以不显山不露水的,并不是因为他得不到斯大林同志的信任,而是因为他为人就是低调,除了自己所负责的那份工作之外,他很少就任何问题公开表明态度,这也使得他在联盟核心领导层内存在感不强。

        现在,面对日丹诺夫同志离世的背景局势,斯大林同志看样子是打算将米高扬同志,提到更高、更重要的位置上去了——随着日丹诺夫同志的病逝,政治局的诸多委员中,能够坚定支持斯大林同志的人又少了一个。

        在当前的政治局委员中,像是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沃兹涅先斯基、柯西金、布尔加宁他们这些人,都是得到不斯大林同志绝对信任的,在这种局势下,斯大林同志要想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有效的控制住局势,不至于使得政治局场面失控,他就必须做出足够多的准备工作。

        此前,什维尔尼克在靠边站了二十多年之后,却突然得到了进入政治局的机会,可不仅仅是因为他和日丹诺夫同志长得有点像那么简单的,而是因为他也是斯大林同志的铁杆支持者,他进入政治局,是为了保持政治局内局势平衡的,而对米高扬同志的提拔,很可能也是出于这样一种考量。

        所以,排在米高扬同志之后,在抬棺者队伍中居于第四位的,便是小圆脸的什维尔尼克同志了。

        最近几年里,斯大林同志一直在各种场合下提倡干部年轻化,可是在此次日丹诺夫同志的葬礼上,被安排出来的位置上,排在前面的全都是老人。这并不是斯大林同志搞两面派,说一套做一套,而是他本人也非常无奈,他毕竟还是要保障自己权力地位稳固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