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苏仆延嘴角直抽抽,百匹?还是借的?要知道楚昊此战从他们乌桓身上就抢了两万匹战马不止,还狠狠心借百匹?此时苏仆延有些后悔了,楚昊这完全是腹黑,坑他们乌桓啊?

        他终于知道什么叫有苦难言是什么滋味了,这软刀子割下来,比公孙瓒伤的很,却又和刘虞一样仁,这种人真的让他感到恐惧。

        随着苏仆延无奈退去,今日之事日后终被历史所记载,史称:渔阳条约,更是被后世人称为楚汉对外的第二个不平等条约。

        而这日过后,一句话受到无数百姓崇敬,“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虽然他们很久都知道这句话,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感触过这句话,乌桓,鲜卑,匈奴哪一年不南下劫掠?大汉朝又做到了几次虽远必诛?可是在这之后,他们提及此话,有的是自豪,自信,和对楚昊的崇敬。

        因为,他们的王说过,马踏边疆者,必死无疑。异族提到此话时,有的是恐惧,胆怯。因为那个人一战将乌桓打到臣服,打到胆怯,打到无条件答应战争赔偿。

        后世更有儿歌云:楚王在,百官明。异族惧,万民安。

        当此传与天下之后,无数青年热血参军,无数孩童骑着小木马,拿着一根树枝,纷纷嚎叫的他们是楚昊麾下哪个哪个大将军,但却从未有一人说自己是楚昊。对孩童而言,楚昊是他们的王,不可亵渎的王,他们只想为王效力,而非取而代之,或亵渎扮演。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时楚昊带上那一千多惶恐不安的女子,趁着夜色,直奔渔阳而去。

        路上,火把的照耀下,冉闵双眉蹙在一块,用着有些不解的声音道:“主公,你为何不趁这些人束手就擒之际,将他们赶尽杀绝,以防后患?”

        “杀人的目的是立威,并不是为了杀人。就算将他们全部屠杀,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楚昊提着长枪,转眸试问道。

        “屠杀可威慑异族,可让草原异族从此安分。”冉闵沉闷的声音再度传出。

        “不,杀光他们,虽然可以威慑草原,却不能诛其心志。若是这些人死了,只会让乌桓更恨中原,可这些骑兵若是返回草原,他们会将他们的恐惧传播出去,让异族世世代代,从心底胆寒。”楚昊五指缓缓攥握,嘴角掀起冷笑,那是一种快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