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一股小家子气”,傅松刚说完,大腿上就挨了一巴掌,也不觉得疼,笑着道:“有投入才又产出,种地还要撒种子呢。一年七十万看起来挺多,其实非常划算。你要知道我拍的不是广告,而是公益性质的电影。不仅可以下乡,还可以免费赠予各地电视台播放。这样一来,我一分钱不花,电视台就帮我做了广告,一举两得。不,一举三得,还赚了个好名声。”

        梁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笑骂道:“你呀,石头里都能榨出二两油,哪学来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傅松说:“这可不是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叫植入式广告,你别小看了植入式广告,用处大着呢。”

        “植入式广告?”梁希毕竟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仅仅从字面上就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是舶来品还是你自个儿琢磨的?”

        傅松苦笑道:“我哪有这个本事,是听别人说的,现在国外已经有这种营销模式,不过还没普及开来。据说植入式广告最早起源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考考你,知道说的是哪个桥段吗?”

        梁希自然熟读过这本名著,歪着脑袋想了几秒钟,问:“不会是那个叫布依松的裁缝吧?”

        傅松冲她竖了个大拇指:“就是他。布依松在现实世界里给巴尔扎克做过很多衣服,却从不收钱。巴尔扎克为了感谢他,就把他的真实姓名、住址写进小说里。许多读者读了《人间喜剧》后,慕名来到布依松的裁缝店,店里生意因此十分红火。”

        “还有,凡尔纳在《环游地球80天》里,把主人公乘坐的交通工具有意安排成某真实海运公司的轮船,凡尔纳因此拿到了一笔广告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性植入广告。看过大力水手吗?没看过?这是一部卡通片,是由一家生产罐头菠菜的公司赞助拍摄的……。”

        梁希兴趣盎然道:“你这些到底是从哪听来的?我一个中文系的都不知道。”

        傅松当然不会告诉她这是上辈子在网上看到的,只好岔开话题道:“咋了?你对这玩意儿感兴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