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庄是营口东郊的一片村落,主要居民都是钢铁厂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属,还有就是一直在此居住的村民。

        这个村子不大,也就五十来户人家,二百十来口人。不过因为工人是外来户,和原住村民之间一直不算和睦,甚至时常发生龃龉。

        陈利明在下村之前,通过属地派出所常运德了解了上述情况,有些发愁。

        常运德告诉他们:“陈队长,你也不用太发愁。太和庄这里被辽河大街隔开了,北边住的是钢铁厂的工人,南边住的是原住村民。虽然同一个村子,但是接触不多,尤其被辽河大街隔开之后,更没什么往来了。咱们可以分开了解情况。”

        刘思宇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是一个村子的,竟然水火不容。”

        常运德笑着说:“你们都是办大案的,对基层了解不多。其实也没啥大事,工人宿舍安排在太和庄的时候,动迁了几户人家,补偿问题引发的矛盾。之后还有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婚恋问题等等,矛盾越演越烈。这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我们也是以调解为主。你们说的老孙家就是这里的原住村民,在路的南侧。”

        陈利明大致了解了情况,也不在耽误时间,“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先去老孙家打听一下情况。”

        常运德带着陈利明和刘思宇七转八拐地到了村南头一片红砖房子前面。

        他指了指东数第三家,“陈队长,你们看,第三家就是老孙家。”

        “他家人口情况呢?”陈利明看着孙家这一排房子与其他村民不太一样,显得非常新。

        “老孙家老两口是孙成岩和常亚芹,俩人总共有一儿一女。儿子孙旺峰三十多了,已经去市里买房子娶媳妇了;女儿孙友凤今年二十五,本来处了一个对象,可是家里不同意,拖着拖着到现在也没结婚。”常运德在这一片当了十几年的民警,也算是看着孙友凤长大的,对这姑娘的婚恋问题很是操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