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纸张上的这些记录没有完整成句成段,字迹殷红,十分潦草,又时不时被霉斑遮挡。

        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只是一部分词组的碎片化堆砌,经过了反复的划改,其中还有一些错别字,重复字或神经质的标点符号,彷佛就连这个记录者都受了叙述者的影响:

        「白色灰棕…干涩…枯竭???挤压…失重…。」

        「蓝色划掉青█…漩涡…嵌套感?划掉失血过多划掉划掉耳鸣……」

        「黄橘…柠檬…痛!痛痛痛痛痛」

        「██被进食感?划掉红…灼烧,针刺,呕吐」

        「划掉色…鸡皮疙瘩…污秽!!」

        「和绿有关的…有█的声音!几何体,分裂的…蠕动的…多次的修改和划掉」

        「紫?黑?…拥挤拥挤拥挤,窒息,█████殷红的字迹画了一张小丑般的笑脸」

        就连落款都变成了难以辨认的“一笔画”潦草字迹,给人感觉就是执笔者一秒也不想再多写下去了。不过范宁先入为主,发现它勉强对应得上这位女医师的姓名首字母。

        众人才看了十来秒,就感觉自己已经快精神错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