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那张黄杨木的大方桌此刻齐整整坐着四个人。堂屋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李主任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被“请”到林盼娣家,还被架到了上首的位置。下首坐着陆赞的母亲,左右两边分别坐着陆赞的父亲和林盼娣的母亲。

        至于林盼娣和陆赞两个人则挨着墙根坐着,一个低着头,一个阴着脸,都很识趣地闭了嘴。

        陆赞在供销社干了三四年了,李主任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的父母。看着平时滑得像泥鳅似的陆赞此刻乖得像小鸡崽似的,他不由暗自服气。果然像传闻中所说,陆赞见到他爹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

        陆赞的父亲陆德运是解放后供销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师傅,一辈子踏踏实实在供销社服务顾客,在售货员岗位上干到退休。虽然没有担任过任何领导职务,但在供销社系统资格非常老。

        陆赞刚进供销社当学徒那会,白天在店里跟师傅学手艺,晚上回家还要被家里的老头子考。陆德运三个儿子,都在安丰县供销系统工作,老大、老二一路都是业务标兵、先进工作者,到了小儿子这里,那手艺平简直没法看,太丢人了。

        副食品包扎,人家包的边是边,角是角,到他那别说包得好看了,紧实牢靠他都做不到,白砂糖能被他包得漏一手。捆酒瓶子,麻绳拎在手上,瓶子直接掉地上。打算盘就更不用说了。

        陆德运木尺不知道打断多少根,陆赞就是学不精。

        后来老大老二也出来劝,家里已经有两个业务标兵了,小弟不一定要靠业务水平出头。他脑子活,善交际,在供销系统也能混得开。

        陆德运也只能做罢,传衣钵这事到小儿子这就不灵了。

        也正因为那几年跟着陆德运学手艺,陆赞对他爹的恐惧是深到骨头缝里了。后来他分配工作特意选着离家远的矿山公社供销社,父母都住在县城,这样他一个月也不用回去几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