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境殷实的盐民,也设法送子弟进私塾读书,巴望着也考出个功名来,既光宗耀祖,又泽被子孙……

        然而后来,渐渐的一切都变了样。

        从翟大户的父辈开始,场商们便利用盐田被冲毁,盐丁一时间缴不齐课银的机会,想出了“借债代垫”的花样,借此控制了各盐场的绝大部分销售。

        他们这么做,当然不是出于什么好心。

        他们不但要收取利息,通常还会趁机压低收购价,比正常行情要低了不少,这一来一去,盐丁们累死累活晒出来的盐,填还这笔连环阎王债都不够……

        到了翟大户掌家,他家的势力便愈发大了。

        自从鞑子来后,他更是勾结官府,包揽了全部盐课,还硬说如今米价高昂,每石米的折色得二两银子。

        本来一引盐能抵一石粮食,差不多折色一两银子,这下,就相当于将盐价压低了一半都不止。

        这么一来,这边的高利贷还不清,那边的官课又欠得一塌糊涂,盐丁们知道他从中捣鬼,却又不得不央求他,在官府面前代为缓颊。

        久而久之,翟家便成了附近几个盐场的实际统治者,这些盐田倒似成了他家的私产,盘剥日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